如果要對今年1~9月的重卡市場走勢做個總結,那么,“旺季不旺,淡季不淡”也許是最合適的。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8月,國內重卡(含非完整車輛、半掛牽引車)總銷量43.94萬輛,同比增長19.74%。其中,8月作為傳統的銷售淡季,實現重卡銷售49341輛,同比增長44.24%,創下今年以來月度銷量最高同比增幅,成功打破淡季魔咒。
自今年2月起,國內重卡銷量增速由負轉正,此后,重卡銷量持續增長,并在8月創下新高。制造業界流傳著“旺季做商品,淡季做服務”,或者是“旺季做銷售、淡季做形象”的話,雖然側重點各不相同,但意思相差無幾,強調只有淡季服務,沒有淡季市場。對于今年的重卡市場而言,重卡制造商可能要做到“銷售服務兩不誤,銷量形象須兼顧”,才能在今年余下的幾個月繼續創造增幅新紀錄。
主流重卡廠商業績飄紅
今年1~8月,除個別重卡企業銷量出現小幅下滑外,主流重卡企業的銷量累計同比增幅均有增長。其中,一汽解放增幅最大,達到69.07%;上依紅增幅緊隨其后,達到67.13%。以8月為例,國內主流重卡企業業績都呈上升趨勢。其中,占據排名前三位置的一汽解放、東風商用車、中國重汽銷量合計占整個8月銷量的56.74%,超過市場份額的二分之一。陜汽、福田緊隨其后,銷量分別位列第四和第五名。此外,排名前五的重卡制造商的銷量呈階梯狀遞減的態勢,且差距逐漸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一汽解放自今年年初開始,已連續8個月占據重卡銷量第一的位置。其中,1~8月累計銷售90996輛,遠超去年同期的53882輛,且1~7月累計增幅均超過56%。在一汽解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才看來,“成績的取得,來自用戶的喜愛,以及對解放的信賴與支持。解放正在從過去的數量型、規模型增長模式向質量型、效益型轉變。”
雖然華菱重卡近期出現大規模人事調整,但其8月仍實現銷量同比增長84%的良好業績。“華菱今年開始嘗試探索運輸市場細分策略,除了以往的專用車、特種車、華菱商用等事業部外,逐步開始從危化品車、載貨車、自卸車、牽引車等運輸市場分頭攻堅。因此,8月銷量增長主要得益于對終端細分市場的拓展。”華菱星馬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華菱營銷部總經理方毅介紹說。
有意思的是,在1~8月累計銷量排名前五的重卡企業中,除了排位前兩名的一汽解放與東風商用車銷量相差不足一萬,其他幾家的銷量均相差一萬余輛。其中,一汽解放90996輛,東風汽車83947輛,中國重汽73899輛,陜汽集團62071輛,福田汽車50411輛。
多重利好疊加造就漲幅紀錄
重卡市場受經濟大環境影響較大,作為生產資料,其保有量與經濟活動密切相關,尤其是與GDP增速、公路貨物運輸、基礎設施投資等因素具有較高相關性。市場經過長時間的持續低迷,終于在今年迎來新的增長契機,主要表現就是淡季同樣迎來大幅增長,與往年銷售淡季形成鮮明對比。
不久前,國融證券投資顧問劉云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8月重卡市場銷量增長是由多重原因造成的:從宏觀上來看,宏觀經濟數據自今年下半年開始逐步企穩,個別數據甚至開始回升。同時,固定資產投資逐步回升,投資類數據和投資類消費方面的數據是回升的一個最主要原因。此外,重卡近期出現快速增長的一個更重要原因,是由于前幾年重卡以及相關工程機械需求逐漸萎縮,導致產品的庫存保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形成短期的庫存差,一旦下游需求開始復蘇,銷量就出現快速回升的趨勢。
“今年7~8月銷量同比增長的原因,是前階段用戶對大環境觀望的一個銷量補位,歷年來中、重卡的市場走勢都與GDP和行業政策密切相關,因此目前各地受基礎建設投資和法規政策的驅動,特別是物流運輸業的結構性轉型升級,帶動了城市智能渣土運輸車、危化品半掛牽引車、長途物流運輸車、環衛專用車等的增長。”方毅表示。
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副總裁劉培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重卡市場除了受常規的經濟形勢影響,“新版GB1589標準部分內容有變化,特別是4×2載貨車,車貨總重可以到18噸,車的總長度可達到12米,這對用戶選擇車型會有很大的影響。”他說。
有業內專家表示,為規范轎運車的使用和管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交通部、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國家質檢總局五部委聯合發布的《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方案》已于8月18日正式實施。這也意味著“雙排車”將會退出歷史舞臺,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導致轎運車行業對重卡的需求。此外,根據《“黃標車”及老舊車淘汰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全國范圍的“黃標車”將于2017年淘汰,而黃標車的淘汰更新將對渣土車、港口牽引車等重卡銷售起到推動作用。
換車潮或將來臨重卡前景可期
對于今年重卡市場“淡季不淡”的表現,方毅表示,伴隨強制性國家標準GB1589-2016的頒布和《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交通運輸部令2016年第62號)于9月21日起正式施行。運輸市場的車輛類型將發生極大變化,由于各地的區域執行政策不明朗,市場又將產生一個更大的觀望周期,但這個周期不會太長,預計在10月左右將迎來一個較長期的換車增長態勢,將持續到明年。特別是6×2運煤牽引車、6×2廂式車、8×4載貨車、4×2集裝箱牽引車、轎運車等都將發生較大的車型變化。劉云龍也持相同觀點,他認為,在GDP增速穩步增長、公路運輸、基礎設施投資等高相關性因素的共同利好作用下,未來幾個月的重卡市場很有可能有更大的增量空間。
在中國經濟進入轉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后,重卡行業受經濟結構轉型的影響,亟待探索適應經濟形勢的轉型發展之路。因此,把握宏觀經濟形勢,緊抓市場機遇,對重卡企業而言尤為重要。隨著國家對超載超限的監管日趨嚴格,這不僅會限制重卡單車的運量,也會導致同樣批量的貨物需要更多的車輛進行運輸。同時,受國家政策導向影響,物流行業正在加速整合,以電商物流為代表的快遞快運高速發展,帶動為快遞快運服務的運輸車輛銷量的逆勢快速增長。“我們也在研究如何利用法規的變化和車型選擇的變化,捕捉市場商機,打開載貨車市場。明年4×2載貨車將會有更好的市場表現。”劉培民表示。
據華泰證券研報顯示,在經濟穩增長和財政政策持續發力刺激下,重卡市場將保持增長勢頭,全年銷量有望達到65萬輛,同比增長18%;隨著明年替換需求疊加國五法規升級的預期,明年重卡銷量增幅仍將達到10%的水平。
面對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的轉型調整,方毅認為,企業應做好政策法規車型的研究和車型規劃開發,并通過組織實施大規模定制制造的策略,優化產品結構和制造流程,縮短車輛制造周期。“未來商用車的發展將成為車型多樣化、配置專業化、選裝個性化的發展趨勢。”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