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多項刺激經濟的政策效應帶動下,今年1-2月,乘用車市場開始回暖,受惠于政策利好,所占比重最大的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呈快速增長之勢,高于乘用車行業平均增長13個百分點,帶動了乘用車整體產銷增長高于全行業;但車市并沒有完全復蘇,各種車型的產銷冷熱不均,商用車市場(微車除外)需求還沒有啟動,整體產銷不僅低于行業水平,而且還有較大幅度的負增長。
據中汽協發布的數據,1-2月商用車產銷34.87萬輛和34.57萬輛,同比下降13.15%和6.94%熏商用車市場再次面臨產銷困境。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國家對商用車的政策力度明顯不如乘用車。一是實施1.6升及以下車輛購置稅減半等扶持措施,商用車受益甚少。二是去年年底政府出臺的4萬億元促內需措施,商用車從中獲取的蛋糕甚微,對商用車市場拉動有限。2009年商用車總體市場很難回暖,預計3年后才能體現效果。
對此,不少研究機構對今年的商用車市場前景持悲觀態度,新華信國際信息咨詢公司分析認為,新的經濟刺激措施對商用車尤其是重型卡車有正面刺激作用,但由于商用車市場與GDP增長相關性明顯,2009年商用車市場負增長的趨勢難以改變,預計今年國內商用車市場的增速會維持在負10%左右。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商用車市場的情況與去年12月初乘用車市場的情況十分相似,當時恰逢11月份的乘用車銷量數據出爐,當月同比下降幅度高達10.28%;前11個月累計產銷分別比前年同期回落13.26和13.95個百分點,自2006年以來首次跌破10%。但僅過了1個月,國務院就通過了《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并于1月中旬開始實施1.6升及以下車輛購置稅減半等扶持措施,對乘用車市場回暖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回眸今年前2個月乘用車市場,政府扶持乘用車政策的效果十分明顯,驗證了政府救市的正確性和可行性;溫家寶總理在今年兩會上提出的保內需、保民生、保增長說法,充分顯示出政府出臺扶持政策的必要性。
為此,現在許多企業發出了盡快出臺扶持商用車發展政策的強烈呼聲,呼吁鑒于目前商用車面臨的產銷困境,急需突圍,政府出臺扶持商用車的政策已迫在眉睫,希望政府盡快落實現有政策并進一步出臺有利于商用車發展的政策,擴大全社會對商用車的需求。事實將證明,只有行業均衡發展了,中國汽車業才有可能完成《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的增長目標。
我們高興地看到,在剛剛閉幕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溫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再次提及汽車業,報告顯示,要培育消費熱點,拓展消費空間。完善汽車消費政策,加快發展二手車市場和汽車租賃市場,引導和促進汽車合理消費,“理性消費”、“節能車”和“商用車”會成為政策扶持的最大受益者。日前中汽協代表生產企業,已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交扶持商用車的政策建議,種種跡象表明:政府出臺扶持商用車的政策勢在必行、應該為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