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左至右依次為方紅衛、盧鋒、龐青年、戴定一。
在商用汽車競爭力論壇上,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盧鋒、陜西汽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方紅衛和青年汽車集團董事局主席龐青年,就“新經濟形勢下商用車競爭力的提高”這一話題進行了討論。
企業要積極應對宏觀政策調整
國家實施抑制通貨膨脹和貨幣緊縮政策,給商用車企業帶來一定影響。
盧鋒表示,宏觀環境發生變化是客觀現實,企業應該努力適應環境,而不是抱怨。“適者生存。市場環境永遠在變化,企業只有適應市場大環境,才能生存和發展。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規律是有周期性的,不可能永遠處于高峰期,也會有調整期。目前商用車企業需要努力克服成本壓力,支持零部件企業克服困難,如縮短付款周期等,一起渡過難關。”
方紅衛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說:“國家的宏觀政策在變化、調整,企業應該積極面對和適應。目前,國家實施控制通貨膨脹和貨幣緊縮的政策,這是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的正常現象。國家調整宏觀經濟政策,也是為了可持續發展。這并不代表我們不發展,而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方式在改變。雖然發展速度會相對放緩,但更講質量,因而對商用車企業的不利影響只是暫時的、階段性的,從長遠看是有利的。企業更應在樹立品牌、提升核心競爭力等方面做一些扎扎實實的工作。否則,在新一輪調整中,企業會落伍甚至被淘汰。”
商用車企業愿與客戶雙贏
不久前,國際鐵礦石基準價格大幅上漲,其他原材料也紛紛漲價,鋼材等原材料消耗大的商用車企業成本壓力非常大。面對這一局面,企業有哪些具體對策?在產品研發、營銷方面,會不會有一些調整?價格會不會提高?這些問題不僅物流企業關注,商用車用戶也非常關心。
龐青年說,原材料價格上漲,對企業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企業成本增加,這是挑戰。與此同時,企業可以化壓力為動力,努力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盡可能降低成本。通過提高產品質量,延長使用壽命,給客戶帶來更多實惠。
在應對成本上漲問題上,方紅衛認為有兩個對策:一是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同時保證產品價格的基本穩定。二是商用車生產企業與物流企業聯合起來,降低使用成本,提升產品的使用價值,從而實現雙贏。
在盧鋒看來,要解決成本不斷上漲的問題,還得靠加強自主創新、研發新產品。他說:“從目前看,中國商用車比國外品牌在成本上有一定優勢。從長遠看,我們需要提升整個行業的競爭力,需要加強自主創新,樹立強有力的品牌,而不是跟在別人后邊跑。在這方面,企業不能再等待了,要提前做好準備。”
出口環境變化對企業提出更高要求
市場環境的變化,對商用車企業出口造成一定影響。盧鋒指出,總體看,今年我國商用車出口形勢還是不錯的。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對出口的影響不大,但對出口利潤率有較大影響。過去,中國商用車出口成本優勢明顯,現在隨著原材料漲價和人民幣升值,這一優勢在削弱。
國際競爭日益激烈,中國商用車企業在出口方面應該采取更為負責的態度,努力提高產品質量,保護品牌形象。方紅衛說:“過去,某些國內企業通過一些不太正規的途徑,沒有經過嚴格認證便進入俄羅斯等海外市場。產品銷售到海外后,沒有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務,對中國汽車整體形象造成不利影響。現在,這樣的做法越來越行不通了。中國商用車企業要對產品、品牌和社會負責。”
在如何應對出口環境變化上,龐青年以青年汽車的實踐經驗為例,講了兩點策略。一是定位高端。目前青年豪華商用車以出口為主。由于屬于高檔產品,售價、利潤率高,抗風險能力也比較強。原材料價格和匯率的波動,對其出口影響相對要小。
另一策略是要有預見性,提前做好準備。“等到宏觀調控來了、材料價格上漲或者匯率變化后,企業再考慮應對措施,就來不及了。任何企業的出口戰略需要有預見性,要提前針對未來一段時期可能出現的變化,做好準備。此外,企業需要制定詳細、周密的出口戰略,不能走一步算一步。”龐青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