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呈現中國品牌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外國獨資企業并存的三足鼎立競爭格局。隨著零部件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競爭格局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中國品牌零部件企業發展會越來越艱難。據不完全統計,中國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數量超過10000家,其中較大規模的企業約為6000家。外資背景零部件企業占規模企業數量的20%,而市場份額占據了70%以上。中資零部件企業僅占市場份額的30%,并且呈現下降趨勢,其中90%的產品集中在中低端領域。值得注意的是,汽車電子、發動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外資占市場份額90%以上,存在中國品牌零部件企業被邊緣化的現象。
現階段,汽車零部件企業必須加強戰略投入,提升自主研發創新能力,提升企業系統管理能力。盡管幾乎所有零部件企業都實施了ISO/TS16949等行業認證,但部分企業管理體系執行力不夠,難以保證產品質量的持續穩定。另外,零部件企業應該強化上下游產業合作,促進各方協調發展。
未來10年,汽車零部件戰略發展應把握四個方向。首先,要立足現有產品升級配套,著眼未來產業發展,加強零部件基礎工藝、材料協同研發和共性技術研究,加快培育零部件平臺研發和先進制造能力。其次,立足整車設計開發、整車集成技術和生產制造,提升零部件通用化、模塊化技術。第三,以市場為主導、產業政策為導向,不斷完善零部件市場秩序。最后,通過科學的市場生態培育、技術引進與消化吸收,到2025年,建立完善的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零部件配套供應體系,形成基本完整的覆蓋主要總成和關鍵/核心零部件的研發體系,形成以先進生產服務為中心的商業模式,基本實現中國零部件產業由制造向創造的戰略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