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機械500強》是以銷售收入等多項指標為依據評定的。其中有不少國外汽車零部件企業,卻沒有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2004年銷售額約為3000億元。這僅僅相當于外國一家零部件企業的規模。相比之下,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與全球零部件行業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因為有這么大的差距,所以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將灘進世界機械500強。
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為什么和國外汽車零部件企業有這么大的差距呢?
思想上有誤區
長久以來,國內的一些人士在汽車業發展方式上有兩大思想誤區。
其一,重整車而忽視零部件。人們認為整車的發展水平就代表了整個汽車業的發展水平。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中國大力發展整車業,使汽車產量迅速地上升到去年的全球第五位。今中國汽車產量很可能上升到令球位,僅次于美國、日本和德國。汽車工業是典型的"金字塔"工業,必須以強大的零部件工業為基礎。人們沒有從思想上培養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使"強大"的汽車工業變成了空中樓閣。
其二,"地域性"觀念阻礙零部件工業的發展。大家都想采用引進--合資--國產化的生產模式,在某一個地區搞零部件工業,使全國零部件工業的水平上不去。
搞地域化零部件生產,是一種保護主義,沒有實際意義。
同質化現象嚴重
中國現有的零部件企業大都只是單純制造商,具有很強的附屬性,基本上聽命于主機廠,服務單一化。而國外霉0D件企業大都扮演著供應商的角色,像德爾福、李爾等公司都是獨立供應商,為多家主機廠服務。德爾福在全球有35個技術中心,對每一種零部件都進行專業化生產。
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在這方面差得很遠,導致企業創新力不足。企業創新力不足,又導致同質化現象嚴重。同質化現象嚴重,是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散、亂、差的核心問題。
當前,中國有一些零部件企業的日子過得不錯,這是因為中國有不可復制的特點:需求量巨大,勞動力價格便宜。因此,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是全球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的基地。先進技術的普遍應用有一個過程,但是這個過程不是無限期的。如果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不大力提高素質解決同質化問題,就會面臨嚴重的危機。
配套體系陳舊
模塊化供貨,可減少配套工作量,簡化整車生產工藝,有效地控制制造成本和產品質量。因此,模塊化供貨已經風靡歐美,通用、奔馳、大眾、福特都接受了德爾福、博世等公司的模塊化產品。國外的汽車制造商與零部件企業的關系完全是按市場經濟規律建立起來的。這是因為兩者有共同的愿望:追求市場和利潤的最大化。在這種前提下,只要價格合理、技術水平高、質量可靠、服務到位,兩者的合作即可成功。
現在,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還處在模塊化生產的初級階段,模塊化供貨能力非常差。國內整車企業采購零部件,大都是去零部件廠購買單個零部件,采購方式極其落后,而且還受到隸屬關系、地區分割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各個地區、各個集團都有自己的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群。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的發展。
據有關專家介紹,國外的模塊化知識工程已進入試驗階段,技術儲備已達到相當高級的地步。因此,國外零部件企業和整車企業能夠進行虛擬化產品對接,在網絡上對產品交換意見;國外零部件企業根據整車廠的不同需要進行量體裁衣式供貨。中國在這方面還是空白。難不等于不能
"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難進世界。機械500強,不等于不能進入。"一位業內入土這樣對記者說,"只要我們采取相應的策略,中國零部件行業的力還是巨大的。"
德爾福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零部件企業只有沿著縱向研發的方向邁進,并用非同質化提高競爭力,發展空間才會大。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應該大力提高自身素質,實現非同質化生產,變制造商為供應商,不以產品為導向,而以客戶為導向,改革機制,調整產業結構。只有這樣,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才有希望進入世界機械500強
來源: 中國經濟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