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行業銷量第六是誰,你知道嗎?是東風柳汽!
根據柳汽提供的數據,11月,東風柳汽銷售重卡2880輛,銷量同比增長1%,成為重卡前10強中僅存的3家“正增長”企業之一;1-11月,其重卡銷售28659輛,在全行業下降27%的背景下,僅同比下降10%。

乘龍H7
無論從單月銷量還是前11月累計銷量來看,東風柳汽的重卡銷量已位居行業第6,排在第一集團軍東風商用車、一汽解放、重汽、陜汽、歐曼之后,已超越了第二集團排頭兵——江淮。
除了重卡外,東風柳汽前11月各項業績均相當不錯。1-11月,柳汽已銷出車輛249086輛(約等于25萬輛),全年27萬輛穩操勝券,也提前完成了今年的預定目標(25萬輛),這在今年整體不景氣的汽車市場中,絕對是一張靚麗的成績單。
了解東風柳汽的話,您就知道他家的自主品牌乘用車不簡單,特別是在MPV領域;其在商用車領域——重卡市場,同樣實力非凡。在方得網看來,東風柳汽,在重卡行業,走出了不同于行業中任何其他企業的“第三條路”。
柳汽今年推出的“一部新卡車”——乘龍H7,也是走的“第三條路”。H7既不同于引進的車型(比如,重汽的曼系列、及之前的斯太爾系列),也不屬于完全的國內開發車型。
H7是怎么來的呢?
在發動機配套上,東風柳汽走出了一條“定制發動機”之路——即柳汽先后與玉柴股份、東風康明斯達成戰略合作,并聯合研制出“黃金動力”乘龍定制發動機,開啟了中國商用車市場“定制發動機”的全新模式。

乘龍定制發動機
這就是小編所認為的“第三條路”。要知道,現在重卡企業在發動機配套上主要有2類方式:一是像一汽、東風、中國重汽、陜汽、福田、華菱和上依紅那樣,有自己的發動機廠;二是像江淮、大運等那樣,選擇第三方獨立的發動機企業。
再來說駕駛室與外觀設計,柳汽的方式也與其它重卡企業不同。在駕駛室方面獨樹一幟,不同于其他廠家采用的拼接駕駛室,柳汽H7采用龍骨式框架結構,碰撞安全系數更高,被動安全性能更好,成為國內首款通過德國萊茵駕駛室安全認證的產品;在外觀設計上,邀請了曾設計過斯堪尼亞重卡、蘭博基尼、瑪莎拉蒂以及卡扎菲專屬座駕的法國籍知名設計大師馬克·德尚操刀設計,這也非直接引進或是拼接。
柳汽H7自從今年4月上海車展亮相以來,還未正式銷售。不過,就是在這個試銷階段,東風柳汽就收到了來自京博物流的50輛乘龍H76×4標載危化品運輸牽引車的訂單。
或許,正是走出了不同一般的“第三條路”,東風柳汽才有了這不一般的成長勁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