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車為什么沒有配自動空調?對于消費者來說,可能是因為價格;對于整車廠來說,可能是因為產品定位;對于零部件企業來說,可能是因為技術難度。不過,在中國汽車產業日趨強大的時代,這個可以有!“據推算,國內乘用車市場自動空調的安裝比例約為30%,商用車市場則不足10%。”近日,廣東惠州華陽通用電子有限公司汽車空調控制系統產品總監陳震對記者說。在歐美市場,自動空調已成為主流配置。在國內,受制于價格和技術兩方面因素,自動空調的裝車比例一直難以提升。讓人擔憂的是,國內具備自主研發能力可提供完整自動空調系統的企業鳳毛麟角。

低端供應商將被淘汰
車載空調不再陌生,并已經成為現代車輛的標準配置。空調控制系統是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從智能化程度區分,車載空調分為手動和自動兩種,自動空調控制系統主要涉及零部件包括對光照、溫度、濕度、空氣質量、二氧化碳含量等環境條件實時監測的各類傳感器,負離子發生器、執行電機等執行器以及空調控制器三大類。“隨著中國消費者對車載產品智能化需求的提高,自動空調裝車率會進一步提升。”陳震說,“不過,國內研發自動空調控制器的供應商較少,而能提供包括傳感器、控制器和執行器在內的完整空調控制系統的零部件企業更少。另外,鑒于自主品牌整車市場定位和成本控制的原因,外資車載空調供應商的自動空調系統主要面向國內合資整車廠配套,極少量向自主品牌企業供應。”
在我國,自主品牌整車廠中僅有少量高端車型配自動空調。陳震表示,自主品牌整車依然以手動空調控制系統為主,相關供應商呈現出逐鹿中原的態勢,并沒有哪家供應商具有絕對的競爭實力。而隨著空調控制器的產業升級,自動空調裝車率提升,市場的門檻將會提高,一些低端的空調供應商必將在外資供應商的擠壓下,逐步被市場淘汰。
絕不拱手相讓
我國車載空調市場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尤其是自動空調市場。陳震說:“僅汽車空調控制器一項,2013年國內銷售規模就達47億元左右,而隨著自動空調使用范圍擴大,這一數字還將持續增長。所以,惠州華陽通用電子作為中國制造企業500強之一的華陽集團旗下企業,結合華陽集團發展汽車電裝產業的愿景,兩年以前,公司決定進軍這個市場,絕不拱手相讓。”
短短兩年時間,華陽在自動空調領域已經取得不錯的成績,華陽通過技術引進和自主研發相結合,形成了從空調控制器、傳感器到執行器完整的產品布局。陳震表示,依靠先進的技術,依托多年積累的前裝業務渠道和口碑,華陽已在自動空調領域,與眾多車廠建立了合作關系,并實現了量產供貨,產品的技術和質量也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評價。
手動空調的開發匹配周期約為一年左右,而自動空調則超過兩年,其中經過至少一年的隨整車路試。陳震表示,為客戶開發自動空調需要較早介入新車型的規劃設計階段,并根據客戶需求、車型定位提出車輛室內空間結構設計建議。“我們計劃通過5年的時間成為行業內高端自動空調產品的領導者,占據超過20%的中高端產品市場份額。另一方面,我們希望通過提供質優價廉的全系列空調控制系統產品,來提升客戶產品競爭力。”陳震表示。
五大技術趨勢
“車載自動空調屬于高度定制化的產品,其功能、外觀、結構都與車型定位緊密相連。”陳震說,“未來,自動空調將圍繞安全、舒適、健康、節能、環保以及人性化五個方向發展。”
從安全需求來看,自動空調應實現自動除霜、自動防霧、車內二氧化碳含量檢測控制、防自燃設計等;實現分區、多區控制,駐車冷暖通風、遠程啟動、空調運行噪聲控制等舒適性功能;從健康角度來看,要做到揮發性毒氣檢測和清理,車外污染氣體阻擋、除塵、凈化等功能;開發電動車專用空調,實現余熱供暖、啟停支持、熱負荷自適應壓縮機控制、新型環保制冷劑應用;最后,還應提供空調維護保養自動提醒、多用戶設置記憶等人性化需求。
陳震表示,華陽自動空調在舒適性、智能控制和節能減排等方面的技術要求可以媲美國際主流供應商,設計方案的性能和可靠性已達到國內一流水平,在自動化控制技術、控制算法仿真技術、標定技術、電子可靠性設計等方面有較大突破,形成了電動車電池溫度管理、神經網絡自學習、無傳感器混風溫度校準、自動進氣選擇和進氣壓力調整等20多項發明專利和3項軟件著作權。另外,華陽還需要在產品質量穩定性方面進一步提升,為客戶提供更加精細化的產品,以全面提升自主品牌整車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