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05年,中國汽車行業投資最大的合資企業——東風日產度過了至關重要的一年。這個成立于2003年6月9日的合資公司,在經過2004年的低迷之后,終于在2005年實現大逆轉,一舉成為國內發展最快的汽車企業之一。一個不到“三歲”的中外合資企業,一年前還困難重重,一年之后又是如何實現這一重大轉變的?近日本報記者專訪了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任勇。
記者:東風日產2005年業績如何?
任勇:2005年,東風日產乘用車在全國特別是華南、華東及環渤海的華北地區均取得了不錯的業績,有的專賣店一個月售出400輛車,公司全年銷售突破15.7萬輛,比2004年的6.1萬輛跨出了一大步。
記者: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東風日產是如何實現兩位數的高利潤率的?
任勇:我們要保持如此高的利潤率,主要是充分挖掘整個生產制造價值鏈上的每一個環節,包括新產品的開發、零部件的采購、整車的生產制造、企業的工作效率等等。比如在產品開發上,我們依托雷諾-日產的開發平臺;在降低成本方面我們采用全球采購??傊?,在每一個環節找最有效率的人。
記者:請描述一下東風日產乘用車產品的特點。
任勇:在業界有“技術的日產”這一說法,已經在國內上市的三款產品是消費者有目共睹的。在品牌宣傳上,我們不事張揚;在設計上,東風日產的產品是很前衛的;在質量上,我們要達到50%的指標第一、70%的指標進入前三才將產品投放市場。在技術上,像天籟搭載的技術先進的3.5升發動機,不僅具有大功率,而且扭矩也很大,而油耗甚至比現在市場上不少1.8升、2.0升排量的發動機要低。像頤達、騏達的內部空間也遠遠超過許多中級車;在環保方面,東風日產重視并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已提前在新車上加裝OBD系統。
記者:2006年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的目標是什么?靠什么來實現這一目標?
任勇:首先我們對2006年中國汽車市場的判斷是將繼續保持增長,增長幅度與2005年差不多。2006年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的產銷目標是20萬輛,我們的第一目標是滿足客戶,為客戶提供從購買到報廢整個過程中的便利化服務,范圍涉及金融、保險、置換、救援等方面。比如,我們在庫存金融業務是開展最早的,我們的零售金融也已與工行合作試點;此外,我們目前正在開展向消費者送保險的活動,凡來4S店參加試車者均獲贈220萬元的保險,購車者即獲贈500萬元的保險。再往后看,根據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的中期事業計劃,到2007年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年產銷將達到30萬輛。
記者:2006年東風日產有什么新車型要推出?如何在售后服務滿意度上更上一層樓?
任勇:根據東風汽車中期事業計劃,東風日產每年都會有兩款新車投放市場。2006年,東風日產將推出一款介于天籟和頤達之間的中高級轎車,進一步完善轎車序列,該款車的原型車是藍鳥的“Sylphy”,這是繼陽光、天籟、頤達和騏達后的又一全新車型。2006年,東風日產還要推出一款多功能轎車,之后在時機適合時推出一款入門級轎車。在售后服務方面,以前我們沒有作過多宣傳,今后要加緊服務網絡建設,讓消費者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