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十年來中國輪胎行業的發展歷程看,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99年至2000年,由于產能過剩,中國輪胎產業呈現出全行業虧損局面;第二階段為2001年至2005年,隨著國家宏觀經濟持續向好,特別是國內汽車工業產量大幅增長以及輪胎出口強勁增加的帶動下,中國輪胎行業快速復蘇,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都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第三階段為2006年至今,中國輪胎產業規模繼續壯大。
輪胎行業在“井噴”之后,持續大幅增長的可能性較小。一方面國內外汽車產銷量的增速呈下調趨勢,輪胎需求增長不大;另一方面我國輪胎業趨于成熟,企業規模漸長,產能急劇增加。近年因受天然橡膠等原材料通漲和車市產銷震蕩回落、出口市場遇阻和環保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輪胎行業在走低過程中進入理性回調。
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共有輪胎企業564家。其中,民營企業占絕大多數。大多數民營企業的規模并不大,生產的產品也主要是中低端產品,競爭能力不強,抗風險能力弱。
在近幾年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影響下,中國輪胎行業保持著快速的發展勢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輪胎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輪胎行業銷售收入為1864.76億元,到了2016年中國輪胎行業銷售收入為5971.69億元;而增長速度近年來有明顯的下滑。總體看來,中國輪胎行業的銷售規模增長較快。
2008-2016年中國輪胎行業銷售收入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輪胎工業也進入了一個急速增長時期,我國已成世界輪胎生產和消費大國。在輪胎大量生產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廢舊輪胎。目前,我國每年大約由于2.5億條輪胎報廢,輪胎翻新產量僅為1300萬條左右,翻新率不足5%,而發達國家輪胎翻新比例在45%以上,翻新輪胎行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輪胎市場發展前景預測
(一)國際輪胎市場增長
我國已經成為輪胎生產大國,不僅僅政府支持企業發展,我國相關公司在爭取更公平的貿易環境已經開始得心應手。更好的行業環境正在形成。數據顯示,中國輪胎行業出口目的地依然以北美地區為主,但需求增長開始向歐洲及中南美洲轉換。
(二)擁有良好的市場基礎
我國現在擁有全球第二大的汽車市場。根據公安部交管局發布的最新數據,據公安部交管局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9億輛,其中汽車1.94億輛;機動車駕駛人3.6億人,其中汽車駕駛人超過3.1億人。正是如此之多的機動車保有量,毫無疑問,中國成為了世界輪胎的制造大國,輪胎年產量占全球輪胎總產量的38%。全球輪胎制造產業向亞太地區轉移趨勢明顯,長期利好我國優質輪胎企業。
(三)市場發展規模預測
總體來看,隨著中國公路交通和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各種汽車數量以驚人的速度不斷上升,汽車輪胎需求量更是呈幾何倍數遞增。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6年我國橡膠輪胎外胎產量達9.47億條,累計同比增長8.6%。
從宏觀上看,中國國民經濟增長速度雖會有所放緩,但仍將保持6.5%左右的速度增長。而由于輪胎出口有可能受到打壓,但有望在其它市場得到補充,加上我國汽車市場依舊增長速度較快,未來幾年的輪胎市場增長速度應在7.5%左右,到2020年將達到12.65億條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