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年伊始,中國重汽卡車股份在做好T7H質量策劃與控制生產準備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總結批產樣車經驗,全力確保汕德卡(SITRAK)國際水平重型車的高標準、高質量。中國重汽高度關注汕德卡T7H重卡批量樣車研制工作,要求將汕德卡T7H打造成國際先進水平新型車。
在生產準備工作中,中國重汽卡車股份精心組織配備全球最先進的重型汽車發動機曼D20/D26系列發動機的銜接技術,吸收應用德國曼的底盤應用程序,通過動力系統的升級和整車電控系統的優化匹配,著重在車輛的動力性、經濟型、環保性、舒適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與之銜接。

首先,針對D20/D26系列發動機的全新設計理念,開展了模塊化和提升扭矩不提升功率的漲鍛工藝,突出了其節油可靠及性能優異特點,使其與車架前端采用加強型整體前懸支架及橫梁的方式,來提高發動機和駕駛室懸置的可靠性;其結構采用大跨度橫梁連接板和局部加強結構相適應。
其次,對系列單級減速驅動橋、主減速器結構等各項設計指標進行了合理有效設計,將支承剛度進行了有效提高部件壽命的加工改造,以其高效率、低摩擦、低噪聲,及裝配簡單、維修方便的特點,達到了與國際知名品牌相匹配的水平。
第三,對整車提出并落實了涂裝防護、裝調技術的新標準與要求。在各零部件、總成在運輸及整車裝配過程中,采取了對標措施,有效避免了磕碰劃傷漆膜;對車身各外觀件、內飾件之間的間隙狀態、操縱零部件的操控性狀態等等,均按照整車評審限值的標準,進行技術改造,使其達到整車裝配調整及外觀質量綜合評定扣分值低于現實際裝車扣分值的最低分,最終趨向100分標準。
第四,質量改進工作與技術改造工作充分滿足T7H車型批產保證質量,對總裝一現場分部和車架裝配現場分部進行了有效的技術改造、工藝布局改善,采用了定值擰緊工具等新設備,新增了車架總成鉚接裝合胎、改造車間現有設施設備,滿足T7H的實際裝配要求。
為確保汕德卡批量生產達到德國曼公司經濟型車的質量標準,中國重汽卡車股份進一步提出細化質量目標。
認真研讀相關法規及國標,預見新形勢下可能面臨的新的風險,在每次政府及行業新的政策出臺后進行充分、認真準備,確保質量要求緊跟新的高標準。質量管理體系全面貫徹到設計、采購、生產、發交、服務的所有過程。積極開展體系內審及管理評審,對質量管理體系中出現的新信息進行動態策劃,不斷完善質量對標與管理體系,使之高效運行。
進一步完善質量系統的職能 ,在加強質量管理、質量監督、售后服務支持的前提下,健全質量策劃職能,對制造過程質量控制進行充分的策劃,對產品質量進行預防性控制。在產品上場質量控制中,嚴格按照即將下發的自制產品放行程序來完成生產準備和產品放行,在完成先期策劃、過程失效模式分析、工藝驗證等工作的同時,加強過程審核,充分保證產品的交付質量;確保檢驗資源滿足質量保證要求;各單位的試生產階段都要確定項目質量目標,通過一系列的檢查、評價和檢測等多方面、多層次質量活動,嚴格執行質量管理要求,確保質量目標的完成。
在過程質量控制中,對現有技術工作進行全面盤點,切實提升技術管理水平。認真研究生產過程中的檢驗要求,確定檢驗項目和檢驗裝備,為產品質量控制提供保證;認真評價工位質量保證能力,充分識別生產過程需要監控的項目,對問題工位開展提升活動,做到不合格發生可預見、不合格流出可預防;全面推行質量門管理模式,建立生產過程KPI目標控制體系;開展過程常規審核和專項審核保證產品質量,常規過程審核解決過程存在的系統質量問題;專項審核以績效為導向,關注執行變化、關鍵過程、新產品,解決突發質量問題。
在供應鏈質量保證中,嚴格按照集團公司《配套產品供方準入和產品釋放批準程序》進行配套產品和供方的開發,杜絕未經批準的配套產品流入生產過程;充分發揮質量責任工程師的作用,把外購產品的質量管理由監督檢驗向預防控制轉變;實施供方動態管理機制,優化配套體系,提升供應鏈的整體質量,確保外購、外協產品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