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燃機汽車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物質發明之一,在其誕生的100多年里,對人類物質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今由內燃機主導的這一格局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創造性破壞”,由電動汽車以及自動駕駛為代表的新趨勢正在顛覆世界的認知。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董事理查德·福斯特認為,“創造性破壞已經在汽車領域發生,比如優步的網約車服務,谷歌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探索,人工智能的進一步升級”。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也認為,電動汽車替代燃油車必定是一場重大的創造性破壞。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 陳清泰
創造性破壞威力已經顯現
如果說車企紛紛加大對電動汽車布局是創造性破壞一級威力的顯現,那么“禁售燃油車”、“宣布所有車型電動化”所帶來的影響已經不可小覷。不久前,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公開稱“一些國家已經制訂了停止生產銷售傳統能源汽車的時間表,工信部也啟動了相關研究,也將會同相關部門制訂我國的時間表,這些舉措必將推動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環境和動力發生深刻變化”,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同時作為各車企巨頭的“戰略重鎮”,當“禁售燃油車”提上議程,意味著對于電動汽車市場的開拓必須是重中之重。
“禁售燃油車”言論一出,無疑給傳統能源汽車下達了一封“死亡通知書”,雖然業界對該時間表的制定存有爭議,但是對于各國車企的震蕩已經可見。在剛剛落幕的法蘭克福車展上,寶馬集團宣布了全新的電動車戰略規劃:到2025年,寶馬將提供25款電動車型;在車展前夜的大眾媒體之夜上,大眾汽車集團CEO穆倫宣布啟動“Roadmap E”戰略:到2025年,集團旗下各品牌將推出共計超過80款全新的電動車型,最晚到2030年,大眾汽車集團的整個車型陣容將實現電動化;法蘭克福車展期間,奔馳也表示正在全方位推進電動化進程,到 2022年,奔馳將在全球市場上市10款全新純電動車產品。差不多在中國政府提出“禁售燃油車”議題的同時,捷豹路虎宣布自2020年起將實現旗下所有車型的電動化;在此之前,沃爾沃就宣稱到2019年,該公司新推出的每一款汽車車型都將配備電動發動機,到2024年,該公司將全面終止內燃機或柴油機汽車業務……
陳清泰在9月24日于常州舉辦的電動汽車百人會上指出,現在政府的時間表出來之后,它的效能已經開始顯現:“那么多汽車企業大力度轉型,我想和這個時間表不是沒有關系的。對于這些國家來說,對于這些國家的傳統汽車企業來說,有可能因此避免重蹈柯達悲劇的覆轍”。對于政府制定時間表的意義,陳清泰認為“政府果斷出手的重要意義在于,要給社會一個長期的預期,因為要充分發揮電動汽車的潛能,必須未雨綢繆,從能源、基礎設施、電動化、信息化、產業鏈轉型、員工轉崗、政府監管和法律法規等等方面有序去做好準備。有一個時間表,將有利于政府和企業協調配合、平穩推動。這對搞純電動汽車的企業來說是一種鼓勵,對傳統的燃油車企業來說是一種倒逼,最終對大家都是有好處的。”
在電動汽車迎來空前發展的同時,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動駕駛技術也代表了汽車產業的未來。在資本的簇擁下,如今自動駕駛技術的估值已經超乎人們的想象。據《福布斯》此前報道,摩根士丹利報告顯示,如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將旗下自動駕駛公司Waymo分拆,后者的估值可能達到700億美元甚至更高,超過通用汽車和福特等傳統汽車公司的市值,也超過特斯拉和優步。今年3月12日有媒體報道,全球著名芯片制造商英特爾公司擬153億美元收購以色列從事汽車輔助和自動駕駛產品研發的“移動眼”(Mobileye)公司,希望能將該公司的云技術同移動眼公司的先進無人駕駛技術相結合,用于開發無人駕駛汽車。雖然目前自動駕駛汽車在法律和人們的認知上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但是大趨勢終究是大趨勢。陳清泰在百人會上表示“21世紀的無人駕駛電動汽車可能會以我們想象不到的程度深刻改變世界,就像21世紀的內燃機車一樣,不過道路崎嶇,要系好安全帶”。
機遇當前 “雙線作戰”
2016年以來,汽車產業傳遞出以下信息: 第一,最遲到2025年,電動汽車的性價比將達到或超過傳統燃油車; 第二,汽車動力的電動化大勢所趨,已無懸念;第三,電動汽車改變世界的一個很大的亮點,在于它將創造出基于共享汽車和無人駕駛的未來出行。總而言之,無論是政府、資本還是汽車產業上下鏈都對電動汽車市場以及自動駕駛技術作出了新的認知:“汽車產業進入了創造性破壞時期,守成者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在經濟學家熊彼特“創造性破壞理論”的本意中,每一次大規模的創新都淘汰舊的技術和生產體系,并建立起新的生產體系,對于汽車產業而言,誰在新的體系中占領先機,誰就將成為贏家,而贏得先機的關鍵在于“雙線作戰”。
電動汽車百人會常州站現場
一條戰線就是以電池、電機、電控為核心,陳清泰認為“三電”技術主要是保障電動汽車的基本行路功能,但是這只是電動汽車的1.0版本。另一條戰線就是信息化、網聯化、智能化,主要是滿足日益提高的消費者的體驗要求,最終實現無人駕駛,這是電動汽車進入2.0、3.0版所必須的。他認為只有兩條戰線并進才有可能站住腳。“我十分關注的一點,我們在研究電池、電機、電控這樣一個基礎問題的同時,決不能忽略它的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問題,因為后續競爭的核心是在這里”。
中國在傳統汽車領域的競爭力可能還與合資汽車品牌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電動汽車領域,自主車企面臨著空前利好,陳清泰認為中國的經濟技術、產業等方面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如果我們把握得當,中國可能通過電動汽車的發展,在贏得未來上取得更大的優勢。另一方面,全球企業、媒體、投資機構都在以極高的注意力關注無人駕駛、共享汽車,諸如谷歌、蘋果和富士康這類具有破壞性優勢的企業也在激烈競爭中,誰將脫穎而出,答案揭曉也許就在不久的將來。